随着呼伦贝尔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也不断增加,二手汽车交易市场的诞生和发展推动了全市汽车销售市场的协调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为了解呼伦贝尔市二手车交易市场发展的情况,呼伦贝尔市统计局对全市部分二手车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前景及发展瓶颈进行了调研,为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调研结果显示,呼伦贝尔市二手车交易市场发展前景可观,增速跑赢新车市场,同时出现了汽车新旧市场联动发展的趋势,带动了汽车市场的活跃度,但同时也存在着经营主体发展不均衡、部门监管难、交易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亟需解决。
一、二手车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
(一)二手车交易市场规模日益扩大。重点走访的呼伦贝尔市远通、鑫荣、明远等二手车交易市场,其主营租赁服务、二手车交易服务、二手车鉴定评估、二手车销售等业务。多以出具二手车鉴定报告、提供中介服务赚取少量服务性收入为主,只有部分企业进行二手车销售。二手车交易市场收取服务费标准多为成交价格的1%,大致在50-200元区间不等,具体价格按照当时市场行情确定。
根据呼伦贝尔市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43.55万辆,同比增长9.0%。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39.65万辆,同比增长9.6%。根据呼伦贝尔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车管所取得数据显示,2020年转移登记业务量3.16万辆,2021年转移登记业务量3.70万辆,2022年1-8月转移登记业务量达到4.11万辆,转移登记业务量大幅增加。
(二)二手车交易市场消费潜力巨大。突如其来的疫情,促使居民积极采取购车自驾的方式出行,兼之“国五”停止上牌前车企对旧标车型采取大幅度购车优惠政策去库存,同时随着国内汽车市场芯片短缺及外地省市二手车的不断流入,越来越多人群选择二手车消费,二手车数量和交易量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经过调研了解到,截止今年10月末,全市在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有二手车交易的单位共计1800余户。从近两年呼伦贝尔市二手车交易数据看,同比增长较快,2020年部分二手车交易市场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40%,2021年以来全市二手车交易额虽略有回落,但增速仍远高于新车市场销售增速。
(三)新旧汽车市场集聚发展带动消费活力。二手车置换业务的广泛开展,为新旧汽车两个市场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促进新车销售的同时,也为二手车市场的扩充提供了丰富的持续经营资源。经调研了解到,呼伦贝尔市部分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除了主营新车销售外,还经营品牌的二手车销售、代卖以及置换业务,销售前景较为可观。截止今年10月末,全市限额以上填报二手车数据的企业有6家,零售额累计完成913.1万元,增长33.0%,上拉限上汽车零售额0.1个百分点。
(四)项目业务不断拓展升级。根据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呼伦贝尔市二手汽车交易市场经营包括交易过户、鉴定评估、收购寄售、以旧换新、代购代售、代办机动车登记、代办保险业务等,每项业务都有相关人员提供交易服务,项目业务不断拓展升级。
二、制约二手车交易市场发展的因素
(一)交易手续有待规范。传统的二手车交易市场除了众多车商的激烈竞争以外,现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也投入巨额广告去获得车源信息,目前对于新入行的二手车公司,在经营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导致很多二手车经销企业存在恶意竞争现象。经过调研了解到由于二手车交易多以个人名义买卖,在交易的过程中存在不过户的现像,个别企业利用二手车信息不透明性,刻意隐瞒车辆实况,通过美化外观进行虚假营销,并刻意调改里程数、混淆出场信息等欺骗消费者,引发了二手车交易市场的诚信问题。
(二)经营方式缺乏现代营销手段。呼伦贝尔市大部分二手车交易市场在收购、寄售、租赁、拍卖信息服务等方面与市场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有的靠收取交易费生存,有的除了提供交易二手车建议价目、买卖场所、收取过户费外,其它的售后服务措施仍是空白,缺乏现代营销手段。
(三)监管法制体系不健全。经过调研了解到,商务部门没有执法权,导致监管措施少,难监管问题突出。目前全市注册登记从事二手车业务的经营主体1800余家,二手车交易市场40余家,但在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的仅18家,备案率不高。
(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一是交易市场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收购二手汽车,导致交易市场内没有停放二手车供客户挑选。没有客源就没有资金回流,导致恶性循环。二是二手车评估师认证制度虽然早已实施,但行业内大多数经营主体没有专业的评估设备以及评估师,二手车交易市场的透明度依然较低。三是二手车交易市场专业从业人员缺乏。
(五)升规纳统困难。二手车销售主要集中在个体工商户,门店小、数量多,没有统一管理场所,单一店铺的销售额不能达到统计口径,二手车商提供中介服务并收取中介费,汽车经销商直接交易比例较低,因此二手车销售服务企业很少达到升规纳统标准,二手车如何升规纳统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二手车交易市场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搞活市场流通,用好二手车新政组合拳。今年10月份开始,二手车行业临时产权制度以及汽车年检制度放宽的实施,加上之前的取消国五限迁三大政策落地,尤其是2022年7月发布的《商务部等17部门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中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对自然人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出售持有时间少于1年的二手车达到3辆及以上的汽车销售企业、二手车交易市场、拍卖企业等不得为其开具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不予办理交易登记手续。”国家实施的汽车积极政策,为改革创新服务,提高车检规范化便利水平,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促进汽车消费潜力释放,推动汽车市场走向规范发挥了促进作用。用好国家政策组合拳,能更好的促进全市汽车梯次消费和二手车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二)练内功,促转型,强化市场监管和整治。一是相关行业监管部门要制定相关制度,定期进行联合检查,对存在问题、违规违法、没有资质的二手车经销企业进行整顿,维护二手车交易市场秩序。二是积极做好重要商品供求、价格信息、价格政策的发布以及价格监测预警。三是加大工商、税务部门的征管力度,加强对经营者的法制宣传,增强经营者的法治意识。四是是强化品牌意识,注重品牌化经营。五是加强信用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六是创新经营模式,降低经营成本。
(三)构建现代化二手车交易市场新体系。政府及职能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市场发展规划,构建现代化二手车交易市场新体系,完善市场体系服务功能,强化二手车的售后服务,加快构建二手车评估体系,规范评估标准,使消费者能了解二手车辆的真实车况,维系二手车市场的诚信交易。
(四)积极带动二手车交易向行业连锁化发展。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间,二手车经营主体的夫妻店占比下降了14%,与之相反的是二手车专业连锁品牌不断递增。商务部表示,国家支持建设全国统一、公开竞争、规范有序的二手车交易市场体系,鼓励发展连锁化的二手车经销、拍卖流通模式。在政策的支持下,未来几年二手车经销商将向连锁化发展。